close

    我討厭跑步。

    終於還是說出來了。不知道是從內心深處的第幾層,是意識還是潛意識,一直透露著這個訊息,但最理性的這個我,總是忽略這個訊息,總是能說服自己,去跑步吧。

    跑步最令我感到痛苦的是那過程中的枯燥與不耐,雖然有試過聽隨身聽、聽廣播,但那本質上的不耐,還是從骨頭裡發出來,令人全身感到躁癢不安。那為什麼我還要逼迫自己跑步呢?一部份是為了身體健康,一部份是為了自我實現,而一部份,我猜想是為了自虐吧。

    跑步時的痛苦,除了心理上的難耐以外,身體上大概沒什麼問題,除了心臟的跳動會比較痛以外,身體四肢的肌肉回報的狀況都說沒問題,離臨界點還有很遠的距離。但是最久也才大概跑三十分鐘左右,換算距離大概四千六百公尺左右,不去注意心臟的痛的話,身體沒什麼負擔,但精神上的臨界點就大概在這裡,很久以前給自己設的近程目標,但到此為止,也沒有什麼讓自己再進步下去的動力了。

    有人說跑步會分泌腦內啡之類的,心情會變得開朗樂觀,一個人孤獨地生活在台北,憂鬱成癮的我,當然要試試看,但是跑完感覺似乎沒什麼變,孤獨正站在我右邊,憂鬱就靠在我左邊,哪有什麼跑一跑會怎麼樣的?除了跑一跑身體會有點麻麻的、精神會變好、睡眠的時間縮短、那個會變比較久以外,感覺不到什麼差別,而且久了之後就麻痺了,又回到跟以前一樣。

    為了跑步,我還特地去買了村上老師的<<關於跑步,我說的其實是…>>,想了解村上老師對跑步的想法,他跑步的目的?如何克服跑步時的枯燥與無聊?是否從跑步中得到寫作的靈感,才而寫出這麼多這麼棒的小說?看完之後才知道,跟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嘛!村上老師跑步時大多聽著音樂,也沒有特別想什麼,更沒有從中得到什麼靈感,這讓我感到非常的失望,但同樣的是,跑步是為了鍛鍊某種心理層面東西的存在。

  

    我一直試著尋找能讓我在跑步時不無聊的東西,能夠讓我聚焦而不去注意跑步時的枯燥。試過想一些東西,或構思小說的內容,但腦海裡想的東西,會自然出現的,自然就會出現,刻意去想的,就會把自己弄得頭昏腦脹,增加心理的負擔,最後還不如放空或做內觀,去感受自己的身心,鍛練意志力。

    也試過聽音樂或聽廣播,聽流行樂、嘻哈、搖滾樂等,總覺得不太對味,下次可能會試著聽古典樂或聲樂看看,跑步到底適合聽什麼音樂阿?

    如果跑步時面前可以掛一台小電視那就太棒了,以前在健身房跑步時,轉一部好笑的電影,大家邊跑邊看邊笑,時間一下子就過了,不過要當時剛好有好笑的電影就是了,而且最好是沒有廣告的HBO。而現在跑步唯一能讓我撐下去的動力,就只有看看旁邊健康辣妹的屁股了。


    第一次對跑步有興趣是職訓時,天氣好的下午總是被帶隊拉到操場跑步,那場合形形色色的人都有,我自然不想跑到當最後一個。在一月的寒冬裡到我最討厭的又冷又濕的台北受訓,而該死的鼻子過敏居然幾乎都沒有再犯了,那幾個月間也沒有感冒,我開始了解到跑步的功效,開始喜歡上跑步。

    以前常常因鼻子過敏而跑醫院、跑診所,鼻息肉也開刀燒灼過一次,但又慢慢復發,當時每個醫生都告訴我要運動,就可以減緩過敏的發生,我心想騙校ㄟ,運動跟鼻子裡面的那塊肉會有什麼關係,而後來我終於體會到了醫師的苦心,在跑步時,診間的擺設、情境、醫生說話時的表情,總會在腦海中一一浮現出來。

 

    從小到大好像就對跑步沒什麼興趣,國小低年級時,運動會偶爾還可以拿個名次,隨著身體越來越大,腿力好像沒有跟上體重的增加,漸漸地感到力不從心,記得最後一次得到獎狀,是一次短跑跑了第七名,但是總共只有八名,那次為何頒了七張獎狀我也忘了。

    在接力賽中總是擔任候補邊緣的人物,而團體中難免會有一些一緊張就肚子痛、腳痛的傢伙,在開跑時我總是祈禱不要有人出狀況,不要輪到我上場,但最後我上場的機率是一半一半,我當時恨透那些假惺惺的傢伙了,我也很想要假裝我也肚子痛、腳痛,實際上真的是因為緊張而有些微的肚子痛、腳痛,但我想如果我拒絕了,在別人眼中的我不就跟在我眼中的他們一樣?而且老師還是得去找下一個,太麻煩了,乾脆硬著頭皮、牙一咬,一下子就過了。

    而我的運氣總是不太好,總是跟一些腳程快的跑,或排到最後一棒,擔任被敵軍拉近距離或拉開距離的角色,就是接近於原地跑步而任人宰割的角色就是了。

 

    高一時的運動會,因為暗戀的女生是個運動健將,參加了很多運動項目,而自己私心也不想輸得太多,所以就在沒有人願意報名的五千公尺跑步中舉手報了名。在那時候我連八百能不能跑完都是個問題呢。在那段時間裡,也曾數度幻想跑出個名次,讓她能夠刮目相看,然現實呢,沒記錯的話當天跑了一半就放棄了,得到了倒數第三名,為什麼沒跑完還會有名次呢?好像是跑完一半就列入計名吧,所以其實我後面還有幾個連一半都沒跑到的。實際上我前面有幾名早就忘了,只記得我是倒數第三,這個名次好記多了。

    後來在二年級編班時,我們倒數三名都編在同一班,有一次聊天時才驚覺,三個人又重聚了,當時對彼此都沒什麼印象呢,後來三個人也變成了不錯的朋友。

 

    坐在座位上,心想著去跑步吧,還是算了,還是去跑吧,還是下次好了,來來回回可以天人交戰半個小時以上,我本來就是個優柔寡斷、近乎人格分裂的人,要吃這個或吃那個、買這個還是買那個、走這條路或那條路,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讓我腦袋近乎剖半,「去跑吧,不要讓體力又退步了。」「今天不要好了,天氣有點冷,怕跑了會感冒」、「還是跑吧,為了維持你的持久性」、「還是算了吧,今天就念書好了(最沒有說服力的理由)」

    遇到這種正反雙方各自有太多論證的場合,頭就更大了,不論最後是正方勝或反方勝,總是會有一半的自己不高興、不甘願。結論都還沒出來,就預知了最後的結果,沒有辦法改變,這就叫做宿命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ijiros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